“饿不死”的胰腺癌如何是好

来源:搜狐网 时间:2016/02/06 12:12 阅读:654
分享

    尽管,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不足5%的5年生存率让它显得格外凶险,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很多医生的努力目标。

    

    

    

    众所周知,很多实体肿瘤都是肿瘤细胞不断复制增殖形成的,于是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往往血运丰富。肿瘤富于血供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快速生长的重要特性,同时也为我们对抗肿瘤提供了思路。医生通过药物、手术等各种手段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后,往往可以“饿死”肿瘤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一系列治疗措施似乎在胰腺癌面前效果不明显,并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为什么胰腺癌会“刀枪不入”呢?研究发现,在胰腺癌的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占不足30%,更多的是炎症间质细胞和纤维组织,这一现象使得胰腺癌内部具有乏血乏氧的特点。在这种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中,不仅抗肿瘤药物难以通过血管到达肿瘤局部,而且也限制了正常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此外常用的“饥饿疗法”也会黯然失色,因为胰腺癌原本就不怕“饥饿”。

    

    乏氧诱导因子

    

    肿瘤细胞的“帮凶”

    

    在人体内存在一类乏氧诱导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被不断降解并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但研究发现很多肿瘤组织中会出现乏氧诱导因子的过度表达。既然胰腺癌具有乏氧微环境,那么乏氧诱导因子对于它是否有着特殊的意义呢?沿着这个思路,几年前我们团队开始重点研究乏氧诱导因子-1(HIF-1)。

    

    既往研究发现,胰腺癌组织中HIF-1阳性率高达88%,而正常组织现有16%表达,同时HIF-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提示HIF-1参与胰腺癌的病理生理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HIF-1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环。当局部出现乏氧现象后,HIF-1出现过度表达,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胰腺癌的进展。首先是HIF-1通过调控Fascin和LASP-1两种在胰腺癌高表达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表达,增强胰腺癌的侵袭性;其次与CX3CR1组成正反馈环路,介导肿瘤细胞向神经组织浸润,同时维持两种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的代谢重排;再次,HIF-1还调控影响胰腺癌增殖的相关分子表达。此外,对大量胰腺癌标本研究后,我们证实了HIF-1多态性与胰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打击“帮凶”

    

    提升临床疗效

    

    目前对于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吉西他滨,然而,吉西他滨的临床效果相对有限,主要是因为遗传性或者获得性的化疗抵抗。考虑到胰腺癌的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我们尝试应用HIF-1的特异性抑制剂(PX-478)来改善胰腺癌的微环境。PX-478目前在动物实验和多项临床研究中证实可以在转录、翻译机翻译后水平抑制HIF-1的表达。

    

    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化疗应该提高抗肿瘤免疫并且改善肿瘤内部的免疫抑制环境,即帮助局部的免疫细胞重新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被认为是提高免疫反应的优等方法,它可以诱导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我们的实验数据证实,在具有免疫力的小鼠体内,联合使用吉西他滨与PX-478后,可以明显增加抗肿瘤作用,并且增加肿瘤内部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在免疫缺陷鼠体内,则没有明显增加抗肿瘤作用。吉西他滨与PX-478联合处理细胞后,作为疫苗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

    

    总之,动物实验证实吉西他滨联合PX-478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HIF-1抑制剂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机制明显改善吉西他滨的治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PX-478处理后的细胞作为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由此,我们相信HIF-1在胰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治疗新靶点。

    

    课题组围绕上述HIF-1基因调控及临床转化的工作相继发表于《Cancer Research》及《Oncotarget》等高水平国际知名期刊,文章发表后得到了领域内同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HIF-1表达逐渐成为继Kars、Tp53之后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阅读:溶瘤病毒有望成治胰腺癌希望 尿检有望检测确诊早期胰腺癌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患了胰腺相关癌症,可能出现的症状越早发现越好 在所有类型癌症中,与胰腺相关的癌症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期短。起源于胰腺的癌症可分为胰腺导管腺癌(PDAC,约95%)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N,≤5%)。患有这两种类型癌症的患者生存期短,除了与肿瘤自身特点相关外,还与症状易忽视、确诊时间晚相关。大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4期,也就是晚期。因此,了解胰腺相关癌症可能导致的症状,关注自身健康变化,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详细]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是什么?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的全球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胰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使胰腺癌的治疗更合理化及正规化。[详细] 胰腺癌的诊疗现状:巨大的挑战  胰腺癌作为“癌症王”,发病率逐渐升高,同时具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样的现状已经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截至目前,胰腺癌的治疗疗效仍非常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8%,治疗方案也较为匮乏。[详细] 如何预防胰腺癌?教你分三步走 一级预防: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所以预防胰腺癌我们应做到以下五点: [详细] 胰腺癌会对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患上胰腺癌之后,对胰腺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患上胰腺癌的人,胰腺分泌能力会大大降低。加上胰液和胆汁受阻难以流入肠道内,所以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并且会引起黄疸等症。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胰腺癌还会向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转移,并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详细] 胰腺癌的肿瘤细胞逃逸自噬抑制新机制是什么样的?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有多种亚型,其中90%为胰腺导管腺癌(PDAC)。胰腺导管腺癌(PDAC)细胞被大量结缔组织包裹,形成了一个缺血、低氧和缺乏营养的肿瘤微环境,是药物释放、免疫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PDAC细胞具有高水平自噬活性以维持其高代谢状态。[详细] pH值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技术更有效地控制胰腺癌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极差,一直被称为“癌中之王”。全球范围内,包括手术、化放疗等在内的胰腺癌综合诊疗虽然进展迅速,但是患者远期预后无显著改善,总体五年生存率仅约为5%~8%。在美国,约有7%的癌症死亡病例来自胰腺癌。[详细] 胰腺导管腺癌有望用iRGD化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对高水平整联蛋白β5的小鼠进行iRGD化疗后,胰腺导管腺癌小鼠存活率显着提高,癌症扩散速度也降低了!在美国,每12分钟就有人死于胰腺癌。该病通常诊断即晚期,扩散迅速,并且五年生存率约为10%。尽管该病可进行放疗、外科手术和化疗,但是它会产生抗药性。[详细] 胰腺癌易青睐的人群?胰腺癌的五种诊断方式 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 [详细] 胰腺癌会遗传,但是遗传几率很小   胰腺癌这种疾病是有一定的遗传可能性的。但是遗传因素不是胰腺癌特别重要的发病原因。虽然少数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胰腺癌,但这种基因突变在所有胰腺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大概是1%-10%,总体来说因为胚系基因导致的胰腺癌所占的比例是相当低的,绝大部分胰腺癌的发生,并不存在遗传性的背景。所以说,导致胰腺癌的发生主要是后天因素引起的。[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咨询客服 2 客服
点击咨询客服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