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究竟是画蛇添足还是恰如其分

时间:2016-01-08
分享

丁先生是一位肺癌手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的病人,今天他接到电话让他去拿复查检查结果。一大早,老王就来到医院CT结果报告室。可是检查报告的结果让老丁很不安,“隆突下淋巴腺肿大,考虑M”的检查结论犹如晴天霹雳。主治医师王医生在获悉老丁目前身体状况非常好,没有不适症状,复查只是常规检查,但CT检查发现纵膈淋巴腺肿大的情况后,安慰老王不要过于担忧,可以考虑做下PET-CT检查,了解肿大淋巴腺是否存在肿瘤代谢。经过PET-CT检查,隆突下肿大的淋巴腺并没肿瘤代谢,除外了肿瘤转移的嫌疑。经过王医生的解释,丁先生似乎有种重生的感觉,感谢医学的进步,先进的检查手段没有误判自己的病情。而王先生的同事李先生在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老宋有长期胃病的病史,近来更是胃部时有疼痛不适的症状,胃药吃了很多,但疼痛症状却没有明显改善,医生建议他去做PET/CT检查一下,拿到检查单,宋生有一些傻眼:一次检查就要12800元:“也太贵了吧?这种检查有必要吗?”

 

 

像上面所描述的两位病人在天津武警医院petct中心的临床工作中通常会遇到,而有关PET-CT检查是否必要的问题,不仅是门诊病人的疑问,也是我们临床工作者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PET-CT确实在肿瘤性疾病的检查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但这种检查也是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有选择的应用此项技术,才能很大限度的发挥PET-CT的优点,使病人在临床检查中获益。本文将从PET-CT检查的原理入手,比较其检查的优缺点,从而使大家对此项先进的检查手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防止落入片面的误区。

在临床工作中,时常会有病人将PET-CT检查作为体检手段,假使发现一些异常代谢病灶,就很紧张,一定要手术切除治疗。往往在术后发现所切除的病灶其实为良性炎症性病变,假使病人在术前经过消炎治疗后,对于肺内病灶进行随诊观察,倘若发现病灶在消炎治疗后明显缩小,是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手术治疗。所以,在病人就医和疾病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检查手段的检查结果,辨证认识,方能避免片面。各种检查手段都是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也有其自身的特长,并非越贵的检查对病人所起到的作用越大。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CT、磁共振)对于疾病的诊断不可能达到100%准确性,先进的PET/CT检查也不例外。

PET/CT检查的准确率虽然可以达到80~90%以上,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局限性,从实质上说,PET-CT只是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它需要与病人的主观症状相联合,综合判断,同时也需要与其它的检查方法联合使用,这样才可以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避免盲目性。

咨询热线:400-668-9903

分享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咨询客服 2 客服
点击咨询客服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