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癌症死后会“死不瞑目”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15/03/04 10:38 阅读:344
分享

    所有的生物体,包括人类,都会有生命终结、迎来死亡的那一天,而有关死亡的种种习俗与观念,深深地根植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之中。这些观念五花八门,但有一个观点却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许多文化中:人的死和睡一样,都是需要闭上眼睛的。


    但有许多人在死亡时依然睁着眼睛,于是很多文化中会将其视为死者心愿未了、至死不能安心的表现,称之为“死不瞑目”,这往往会给他们的家属带来更大的哀恸。那么,究竟人为什么能够闭上眼睛,为什么有人死亡时不闭上眼睛呢?


    实际上,闭眼这项生理活动,有相当复杂的组织结构基础和调控机制。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特定的肌肉(眼轮匝肌)在某种神经信号的刺激下发生收缩,分别带动附在肌肉上的皮肤(上下眼睑,也就是常说的“眼皮”)相对运动,从而让眼睑覆盖住眼球。


    这种神经信号,可以来自于人类有意识的控制(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紧紧闭上眼睛),可能是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或条件反射(当有物体向眼睛移动,或强光刺激时自发的闭上眼睛),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神经过度兴奋(眼轮匝肌不受控制的频繁颤动,也即我们说的“眼皮跳”),甚至可能是某些疾病所导致的中枢神经异常,不一而足。


    另外,在大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我们睡着时,这个神经信号会自动由大脑通过面部神经传递给眼轮匝肌,完成闭眼的动作以降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控制。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神经信号,眼轮匝肌就不会动作;也就是说,“闭上眼睛”并不是我们身体的默认选项,犯困时的“眼皮直打架”可不是肌肉撑不住了垮下来,而是一个需要中枢神经、面部神经和肌肉协同完成的精密过程。



    死法不同,眼睛不同


    然而,当人类即将死亡的那一刻,大脑还能不能产生“闭眼”的信号,这个信号又能不能的顺利传递到眼轮匝肌,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首先,对于什么是“死亡”,就有不同的看法。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心跳+呼吸”标准:当自主呼吸与心跳都停止了,即可视为死亡。然而,人的大脑此时可能并未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大脑自动发出“闭上眼睛”的信号,是完全可能的。


    相反,如果按照脑死亡的标准,比如某人被外力直接损伤了大脑,大脑的活动完全停止(脑电波监测可以反映出来),但心跳和呼吸还在继续,则“闭眼”的信号就不一定会传出去,死者的眼皮就可能会保持着睁开的状态。


    而那些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眼睛尚未闭上的患者,古人是可以将其说成 “死不瞑目”的,反正是“死无对证”嘛。然而,在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及时、规范的心肺复苏操作再加上体外维生器械的辅助,不乏心跳停止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后又被抢救过来的案例。这主要得益于医学的发展,更源于我国死亡判定标准上的滞后:我国目前并不承认脑死亡标准,所以在临床诊断时难免出现各种尴尬。依照现行标准判定的死亡,如果非要将“杏目圆睁”视作有念想放不下的话,搞不好未了的心愿其实是“我觉得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呢?


    实际上,人类的正常死亡,特别是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多数都会经历一个濒死期(又称临终期)。在此期间,很多人会出现意识障碍的现象(表现为昏睡、昏迷、谵妄、视觉或听觉丧失、不认识亲人等等),实质是大脑功能被部分抑制甚至完全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功能弱化或紊乱的表现。而脑干对氧气的需求不如大脑那么敏感,所以往往还能维持生理机能,让呼吸和心跳继续进行;但是,人此刻的自主意识已经很混乱,失去正常的记忆和思考的能力,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心愿未了”了。



    病因也有关系:


    此外,2009年发表在《印度临终关怀学杂志》(IJPC)上的一项研究,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新的探讨。


    这项研究观察100位因病去世的人在去世时是否闭着眼睛,并按照他们较初罹患的肿瘤类型进行了分类汇总。其结果大致如下表所示:


    患者类型    死亡时闭着眼睛的患者所占比例


    全部患者                63%

    消化道肿瘤患者       64%

    肺癌患者                59%

    乳腺癌患者             58%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87%

    脑部肿瘤患者          17%

    黑色素细胞瘤          50%

 

    虽然这个统计的样本量较小,但大体上还是可以看出:“死亡时不闭上眼睛的患者”约占到四成,并不是很罕见;而脑部肿瘤患者死亡时,闭眼的比例显著低于总体水平,其他类型的肿瘤患者则没有明显差异。


    对此,该项研究的作者认为,正是因为脑部肿瘤的存在,导致了颅内压(ICP)升高,影响了中枢神经的功能,从而阻碍了大脑在较后一刻把“闭眼”的信号发给眼轮匝肌。同理,如果某人生前已经发生了肝性脑病,也会显著的增加其“死不瞑目”的可能性。


    反过来说,倘若一个人临终时紧闭双眼,也未必证明他走得相当安详——在我们做噩梦时,眼睑也是闭着的呢。


    结语:


    另外,该研究还指出,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生前的宗教信仰,以及是否被疼痛所影响,都和“死亡时是否闭眼”没有明显相关。总而言之,决定一个人在去世时是否会闭上眼睛,或许更多的取决于其较后时刻身体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生理状况,而不是其心情与意志。死亡是一个既普通又神秘的过程,人类的社会性让它注定会被附丽上许多情感、习俗与传统的因素。而将“死不瞑目”视为逝者尚有遗愿的观念,如果能被生者当成是一种鞭策与自我激励,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由此而产生负疚感就大可不必了,那不过是逝者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就匆匆远行了……


    热文:新消息癌症治疗可降低副作用      绿茶或将成为新型抗癌药物

医生在线肿瘤频道温馨提醒:文章描述内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实际病情,建议您可直接咨询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相关文章

AOH1996真的那么神奇吗? 在临床前研究中,AOH1996展现出对多种癌细胞的良好治疗效果,其中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脑癌、卵巢癌、宫颈癌、皮肤癌和肺癌等。此外,AOH1996的作用还让癌细胞更容易受到某些化疗药物的杀伤,如顺铂,这也为联合治疗和新化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详细] 新技术帮助提高质子治疗 然而,粒子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流能量较高,在用于人体之前需要降能,然后通过狭缝装置的筛选,只有很少一部分质子能得到利用。瑞士谢乐研究所团队在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用特殊的“楔子”取代狭缝装置,调整质子束流的性质,使更多质子可得到利用。[详细] 胰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胰腺癌是指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因为隐匿性强,初期发病时并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且胰腺癌的病情发展速度快,当患者感觉到明显症状时,如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一般已经处于中晚期。一般情况下,胰腺癌晚期患者能活3-6个月左右。[详细] 儿童肿瘤质子治疗部分可免费 由于儿童肿瘤的治疗费用巨大,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许多儿童肿瘤患者得不到更好的治疗。为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聚力解决群众健康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医疗健康服务高品质民生建设,体现全社会对儿童肿瘤患者的关爱,使更多的儿童肿瘤患者接受高科技质子治疗,推进对儿童实体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淄博市红十字会、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联合组织实施儿童肿瘤救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儿童肿瘤患者实施免费质子治疗。[详细] 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闪亮国际 “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专利的创新点在于优化系统布局、采用超导技术等,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占地空间更小等显著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详细] 新发现:补充叶酸过量也不好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详细]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HER-2阳性的乳腺癌占1/4左右,往往以复发率高、预后差而著称。目前,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国内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吡咯替尼、T-DM1、拉帕替尼等。[详细] 质子治疗改写腺癌无法放疗的情况 恶性肿瘤中多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鳞状细胞癌,多发于口腔、咽喉、食管、肺、宫颈等部位,转移时主要经淋巴管扩散。上皮性恶性肿瘤中,还有在产生分泌物的腺体组织上发生的“腺癌”,多发于消化道、肺、子宫体、乳房、前列腺、胰腺等部位,转移时主要经血管扩散。[详细] 质子治疗肺癌的效果好吗? 和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相比较,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总体预后也较差。我国的肺癌患者数量较多,但针对肺癌的治疗却较为局限,当前常用的手术、放化疗,都难以产生较满意的疗效。放射治疗常用于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患者。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或相继进行,作为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详细] 广谱抗癌药对癌症都有效吗 该药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靶向药,只要在含有NTRK交融基因的实体瘤中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而NTRK交融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中的发生频率很低,通常远低于5%;只要在先天分婴儿纤维肉瘤、先天分中胚层肾癌、排泄型乳腺癌等一些罕见的肿瘤中发生的频率才较高。[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咨询客服 2 客服
点击咨询客服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