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结果评估保肛手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1/03/11 10:11 阅读:633
分享

  为了确定直肠癌远侧端壁内浸润状况及直观反应直肠癌的远侧端浸润情况,本试验将结合PET/CT成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直肠癌远侧端浸润的影像学及分子病理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低位直肠癌能否保肛提供更为准确的手术前评估。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肠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直肠中下段腺癌病人45例(已剔除非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男26例,女19例,年龄28~78(平均51)岁,其中中高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7例;病理分期:DukesA期6例,B期27例,C期12例,肿瘤直径>3 cm 31例,肿瘤直径< 3cm 14例。所有病人肠道准备干净后在PET/CT检查前行肛肠综合治疗仪检查,于肿瘤下缘约0.5 cm及1 cm处横向缝合两针,用深静脉导管剪成0.5~1 cm长的细管,穿入线内结扎,作为标记物。

  2、方法  

  1)显像方法及图像处理18F-FDG PET-CT浑身显像


  病人检查前禁食6 h以上,注射18FFDG前1 h口服30 mg普鲁本辛以减少肠胃道生理性浓聚,静脉注射18FFDG196444MBq(812 mCi),(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PET中心自行生产,放射化学纯度>99%). 平卧安静休息45~60 min后,行GE Advance Ⅱ PET/CT仪浑身显像,图像通过迭代法重建为横断、冠状断及矢状断层图像,每层厚度为1.25 mm。

  2)图像分析

  由2名核医学医师对PET显像图进行读片,采用标准化摄入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评价病灶内18FFDG浓聚程度,以SUV2.5为鉴别病灶的良恶性的分界值[3]. 以直肠肿瘤远侧端SUV≥2.5定为PET/CT阳性段粘膜;测量两标记线之间的距离,肿瘤中心SUV值及PET显像大小(很大横断面/矢状面及上下缘)及PET局限性浓聚下缘SUV值2.5处位置;观察肿瘤的大小、肿瘤占肠壁的比例、直肠系膜的浸润以及直肠系膜或肠系膜下动脉淋巴腺是否转移情况。

  3)标本制作及取材开腹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

  手术原则,进行直肠癌TME保肛手术,切除标本解剖直肠系膜,观察肿瘤在肠壁及直肠系膜内的浸润情况。 查出淋巴腺送病理,于肿瘤的对侧纵行切开直肠管壁,轻轻牵拉标本两切端,使肿瘤下缘两标记线的距离与PET/CT上检测的距离一致(自然位置), 用大头钉固定后,再次测量肿瘤大小及肿瘤下缘与标记线之间距离,肿瘤下缘组织以PET/CT检查SUV为2.5处为界,取相等长度的宽为0.5 cm两段组织,标记为PET阳性段与PET阴性段,各组织分别进行p53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CD34,p53均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为Maixin.Bio公司产品(即用型),免疫组化试剂盒用Maixin.Bio公司EliVisionTMplus广普试剂盒.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采用PAP法进行染色,p53及CD34表达的阴性对照染色均采用PBS替代第一层抗血清,其余步骤均一致。

  5)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

  用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呈棕黄色,在肿瘤组织中分布于肿瘤及间质组织中,在直肠癌旁组织中分布于粘膜的固有层内,微血管的形态不规则,有的新生血管已呈管腔结构,有的只见内皮细胞呈线状或点状分布。先在低倍视野内(40×, 100×)找至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很高的区域,然后在高倍视野内(200×)光镜,观察每张切片10个粘膜固有层区CD34表达并计数,取其均植作为每例标本的MVD值. 血管内皮细胞被染成棕色,不管有无管腔,凡看至单个孤立内皮细胞或多个内皮细胞紧密排列均计数为1个血管,分辨不清或染色模糊的细胞不计入计数结果。

  6)p53检测

  p53蛋白呈棕色颗粒状或团块状分布在粘膜上皮细胞核,200倍光镜观察每张切片10个粘膜固有层区p53阳性表达,半定量评分. 免疫组化阳性半定量评分标准为:
 
  ① 阳性产物显色强度:阴性0分,弱1分,中等2分,强3分;

  ② 阳性产物分布范围:占粘膜固有层总面积75% 4分,显色强度和分布范围的评分相乘,所得分数为该例标本的阳性积分。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 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ET阳性与阴性段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 即直肠远侧端PET阳性长度与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无关。

  三、讨论  

  虽然腔内B超、CT以及MR在评价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以及淋巴腺转移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但PET及PET/CT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直肠癌的手术前分期和手术后的随访,而对手术前肿瘤的分期方面则明显高于CT和MRI,对于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也优于CT和传统的影像诊断。 但是,PET/CT显像用于癌旁组织的显像,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

  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早期即存在高血管化和高的血流灌注量,局部缺氧既可以改变产生对葡萄糖的过度利用,也可以促肿瘤的微血管形成,因而MVD的改变可反应出葡萄糖的利用,由于直肠癌远侧组织存在MVD的变化,因而PET显像非常可能可以部分反应出微血管变化,本课题通过分析肿瘤的PET显像与直肠标记物间的关系,发现肿瘤显像的阳性段的远端平面超越肿瘤下缘的标记平面,因而我们推测PET显像的阳性范围除了与肿瘤组织有关外还可能与癌旁组织的显像有关。PET/CT扫描显示的直肠腺癌远侧端的PET阳性平均长度为0.7 cm,此长度与国外报道直肠癌远切端切除长度为1 cm的标准相仿。  

  热文 :直肠癌治疗的几大保肛手术 直肠癌病人为什么谨慎开刀?

  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型可通过抑制肿瘤促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抗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而突变型p53基因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增进VEGF的表达,同时其突变也加强了VEGF的转录,增进肿瘤血管生成。 MVD被认为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本文联合检测p53与CD34表达可更准确地评估直肠癌远侧癌边粘膜的分子生物学的异常,结果显示: 直肠腺癌的远侧端PET阳性段粘膜与PET阴性段粘膜分子病理学表达上存在显著性差别,即PET阳性段粘膜p53及CD34为高表达,PET阳性段粘膜存在分子生物学的异常。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PET阳性长度与肿瘤的分期、分化以及大小无关,因而我们认为直肠癌远侧端PET/CT显像可作为一独立参数,为确定直肠癌安全切除远切端长度提供依据,并对评估保肛手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哪些结直肠癌患者可以从PET-CT中获益? PET-CT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一项包括了2283名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术前PET-CT的肿瘤检出率为95.35%,明显高于普通CT的83.85%。但是,考虑到其高昂的价格和射线剂量,PET-CT并不作为常规建议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详细] 这 5 类肠癌高发人群要当心,如何早日检查出直肠癌? 去年9月,一位抗癌博主阿健去世,病因是直肠癌。在与病魔抗争的一年里,他发了上百条视频(现在都已清空),记录了自己不甘向命运屈服的心酸历程,到后来,他那副因癌症折磨而变得瘦骨嶙峋的模样令无数网友唏嘘不已。据阿健说,自己一开始感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增多,以为只是普通胃病,没太当回事,直到一年后去检查,才发现已经是晚期直肠癌,而这时想要治好已经不太可能。 [详细] 肠镜查肠癌效果好不好?肠癌为什么会误诊? 临床上有些患者怕麻烦、怕花钱、怕做肠镜的痛苦,而拒绝做结肠镜检查,常延误诊断,结果不仅多花钱,人还多受罪。专家介绍,目前大肠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有:粪便隐血检查、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等,其中肠镜检查是大肠癌确诊的好方法,可确定癌症部位,是肠癌检查的“金标准”。[详细] 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得直肠癌?哪些检查可以筛查直肠癌? 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详细] 在临床上如何检查出自己是否患有直肠癌? 在我国,直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消化道常见。早期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不易察觉,发现时有可能已经晚了。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可能仅仅出现了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长期便秘的人突然腹泻,或大便带血,到医院看医生,才发现患有直肠癌。[详细] 准确诊断直肠癌的方法有哪些? 直肠指检:此种检查方法是检查直肠癌必要的步骤,70%-79%的直肠癌病人可通过此种检查方法确诊直肠癌。如果确实患有直肠癌直肠指检者可触及凹凸不平以及质地较硬的包块。晚期患者可见肠腔狭窄并且指套上含有含带粪的污浊脓血。[详细] 乙状结肠镜能检查多深的距离? 硬管乙状结肠镜一般可检查至距肛门20cm的深度,是对距肛20cm范围内的低位大肠做检查时简单易行的方法。但由于大肠癌的分布中,随年龄升高,高位大肠癌所占比例增加,因此对这些患者乙状结肠镜检查就不够全面。[详细] 无症状人群怎么做大肠癌筛查? 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由于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多数无症状,但也会少量出血,因此,定期进行粪隐血试验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详细] 大肠癌患者手术后怎么复查? 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发生复发性癌或新癌的危险性增加。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若cea持续不降或短期下降又复升高者,要考虑切除不完全或复发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探查肿瘤的存在。如果行大肠癌切除术者术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则推荐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本次或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正常,则下一次结肠镜检查可在3年后进行,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详细] 哪些依据可以诊断直肠癌?什么是直肠指检? 直肠癌的初起阶段症状并不怎么明显,但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便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有便不尽感,大便常常带有粘液和脓血等症状。随着癌块增大,肠腔逐渐狭窄,致使粪便变细,排便困难。待肠腔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在临床上一,般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咨询客服 2 客服
点击咨询客服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