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改变疾病的趋向

来源: 时间:2016/11/04 17:23 阅读:1109
分享

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目前有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做出诊断。


一、体检改变不了健康状况?

  职工体检,这是一年中较期待的一件事,希望通过医院里先进的仪器和一本详尽的检查数据给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但是,每次翻开体检结果,心里都是愁肠百结,数据显示身体总是有问题。

  为了不自寻烦恼,干脆走极端,万一得了什么病没有体检出来,后悔就来不及了。这种担忧有道理,近来的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有关名人英年早逝的消息。

  令人不胜嘘唏的是,梅艳芳就此离开了她深爱的舞台,傅彪再也不能带给我们欢声笑语,乔布斯没能看见苹果5代的出生,王均瑶见证不了均瑶王国的崛起,台湾首富郭台铭砸了百亿台币也救不了患白血病的弟弟郭台成。

  他们个个有钱有名,能找到全世界较知名的医生和药物,却仍然回天无术,一个一个不情愿地向上帝报到。读了这些报道,周围的朋友个个神色黯然,谁不想好好地健康地活着?

  但是,体检真的能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吗?其实,更多的时候,体检的结果给我们带来的是慌乱、恐惧和无谓的劳民伤财。体检前还是好好的,体检完了,总有几个爱担忧的同事忧心忡忡,有子宫肌瘤、有乳腺增生、有高血压、有贫血……反正极少人的指标是完全正常的。

  为了健康,为了多活几年,大家便遵医嘱开始吞药,维他命、降压药、补血药一一找来,严重一些的便要各大医院再轮番检查一次,看需不需要手术。当得悉自己转氨酶偏高时,不少人被告知不好好服药的话会发展为肝炎,结果真的是好好服西药后得了肝炎、肝硬化;当得悉自己血糖偏高时,不少人也会很认真地服降糖药,结果是伤肝伤肾,较后并发病玩完。

  我们的祖辈一辈子都没照过B超或X光,没验过血和查过大小便,但他们都能健康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天年。相反,我们现在年年体检,也不见得比我们的父辈健康长寿,反而是很多健康的人被“数据和指标”吓得半死。

二、基因检测不是普通体检,让体检更有针对性


除了外伤以外 ,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人类基因图谱的解读,预示着人手一份“人体生命说明书”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将到来,我们将越来越了解自我身体之谜。


  随着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疾病预防、个性化医疗、基因诊断等各个方面,基因检测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除外伤以外,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携带有患某些疾病的“内因”——疾病易感基因,常常有人问:“亲人生病了,我会不会也生这个病?”一般而言,需要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生过某种疾病(比如,癌症、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就说明你有该疾病的家族史。依照目前临床医学标准,都属于高危人群,患该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而基因检测就能检测我们身体中具有什么样的“疾病易感基因”,决定我们是不是高危人群,好比地雷的探测仪,能探测到伤害我们健康的“地雷”。因而基因检测对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会定期参加体检。有一些人就会问,体检每年都是做这几项,管用吗?还有人会问,我常常做医学体检,还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这两种体检是不同的。

  医学体检检查受检者现在的客观健康状况,诊断受检者当下是否患病,需要定期(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做检测,为争取治疗时间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主要评估受检者未来患病的遗传风险高低,一般情况下遗传风险不会随年龄发生改变。通过基因检测,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健康“地雷”——疾病易感基因,就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包括通过根据自己的遗传体质调整营养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途径,避开可能引爆“地雷”的条件,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基因检测改变了疾病防不胜防、预防措施“千人一面”的状况,例如哪些人一定要少抽烟或不抽烟,哪些人因为何原因更容易患糖尿病,哪些人更不适合某些生活方式,哪些人无需因为某些疾病过度担心等等。

  因而说基因检测让疾病预防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更远的前瞻性,使预防措施更为清晰和具体,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三、自己的健康自己主宰,真正让体检服务于你


现实生活中,我们亲眼目睹的不少不治之症都是在医院一次较平时不过的体检中检测出来的,而且,一经发现,不少都已经到了中晚期,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再下来,不管有钱没钱,都把大把的银子花在放疗化疗上,跟死神做一次又一次的博弈,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亿万富翁,老天爷给的机会都是平等的,看着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发生,为何不提前一步洞察先机,预防甚至杜绝疾病的发生呢。


  针对易感基因,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可以更大程度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对个体进行保护。如一个人的基因检测显示有肿瘤易感基因,那么在体检中就应该加强肿瘤筛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如一个人患了乙肝,通过基因检测检查其有没有乙肝后肝硬化及肝癌等易感基因,假如此易感基因检测为患该病的风险几率过高,不仅要在生活方式上做出调整,而且要及时、定期地体检,检查肝脏的功能状况。对于基因检测与体检,我们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假如人体是一辆车,基因检测就是车辆使用说明书,而体检就是汽车的年检报告。针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年检,车辆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都会有保障。”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PET-CT有什么具体的应用呢?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petct检查? PET-CT技术是近些年应用比较广泛的人体检测技术,应用范围广,精度高,是比较热门的一种检测仪器,那么,它有什么具体的应用呢?[详细] PETCT可以预测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刊登在2021年8月5日《核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化疗前和化疗期间对胰腺导管腺癌进行PETCT扫描,在开始治疗四周后,PETCT成像检测到的肿瘤变化预测了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这说明了PETCT成像有助于预测胰腺癌患者化疗后早期的生存率。[详细] 新研究:PETCT揭示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脏动脉炎症 根据2022年5月2日发表在2022年5月2日《核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PETCT成像显示,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感染后早期,主动脉炎症增加。在这个研究中,希腊研究人员对严重或严重2019冠状病毒疾病感染患者进行了F-18 FDG-PET/CT扫描。他们发现,在感染后早期,扫描显示患者的心脏血管有明显的炎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基本上消失了。[详细] PET-CT主要辐射源来自哪里? 平时的身体不适,到医院做个检查,普通的健康体检等,都会接触到CT,CT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但较近听说CT检查有致癌风险,真是令人吃惊!CT的扫描技术使患者遭受致癌的风险,其致癌率可达2%。那么,做petct到底会不会致癌哪?小编带你深入了解一下。[详细] pet-ct的检查流程是怎么走的?pet-ct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pet-ct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检查前一天和当天不要做剧烈或长时间运动。[详细] PETCT的临床检查范围有多大?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也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水平,对自己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视的。生怕自己患病了。尤其是得了肿瘤类似的难治之症,这就会让人很郁闷。得了癌症一般都会使用PETCT检查,很多人都知道,它能够检测出癌症,不知道能够检测出其他疾病,那么,PETCT的临床检查范围有多大?大家知道吗?[详细] PET-CT可以查前列腺癌吗?对比传统式查验PET-CT查前列腺癌有什么优点呢? PET-CT可以查前列腺癌吗?有何优势?前列腺癌是世界普遍的男士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在欧美地区患病率很高,在我国前列腺癌患病率尽管小于殴美国家但也成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PET-CT是当今肿瘤筛查高尖的机器设备,现阶段被普遍用以各种各样肿瘤的初期确诊如前列腺癌、脑肿瘤这些。对比传统式查验PET-CT查前列腺癌有什么优点呢?[详细] PET-CT的辐射剂量对人体伤害大吗?两次PET-CT间隔多久好? PET-CT的辐射剂量对人体伤害大吗?两次PET-CT间隔多久好?PET-CT在我国始用于2002年,随着PET-CT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PET使用的核素剂量越来越小,CT的扫描速度越来越快,辐射剂量控制也越来越好,一次PET-CT检查的辐射量不需要担心。那么,PET-CT的辐射剂量对人体伤害大吗?两次PET-CT间隔多久好?[详细] 核磁MRI和PET/CT有哪些区别? 核磁和PET/CT区别PET/CT和MRI作为影像学的两大检查,一直在临床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这两种检查有何不同呢?是不是可以互相替代,下面我们就此进行分析。[详细] 你所不了解的PET/CT之检查原理篇 PET/CT中文名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临床应用已有四十余年。1974年第 一台商业化PET应用于临床,1992年第 一台全身PET投入使用,2003年随着带16排CT的全身PET-CT的商用,全球各大厂商停止了对单独PET的生产销售。截至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核医学科已装机200余台,伴随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PET/CT在未来有可能进入医保或部分进入医保,并且随着诸如联影等国内公司在大型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努力,其装机数量势必呈现井喷态势。[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咨询客服 2 客服
点击咨询客服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